当地时间8月11日,百年影像巨头柯达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,公司多项财务指标恶化。二季度,柯达实现营收2.63亿美元,同比下降1%;毛利润5100万美元,下降12%;净亏损2600万美元,而去年同期公司净收入2600万美元,由盈转亏。

柯达在财报中警告,目前没有可落实的融资渠道或可用流动资金来偿付即将到期的债务(约5亿美元)。“这些情况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虑。”受此消息影响,柯达周二股价下跌近20%。

柯达表示,下半年的重点工作是持续降本并将投资转化为“长期增长”。报告添加了“持续经营”的措辞,并表示“偿还债务并维持生计”计划正在进行。

柯达还公布了一项5亿美元的养老金资产返还计划,这些资金将用于减少债务。另一方面,柯达还在推进其美国制药生产能力建设,该公司也在投资胶片和电动汽车电池基板涂层等增长领域。

柯达执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吉姆·康蒂内扎(Jim Continenza)强调了该公司的先进材料和化学品业务的重要性,并指出其制药设施现已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注册。

他还表示,尽管面临不确定的经营环境挑战,柯达仍朝着既定长期目标稳步前行。由于柯达大部分产品都在美国本土生产,因此公司预计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不会对其业务造成重大影响。

公开资料显示,柯达(Kodak),全称伊士曼柯达公司,由美国发明家乔治·伊斯曼(George Eastman)创立,距今已有133年的历史。

1888年,伊斯曼推出首款便携式“柯达一号”相机,搭载可拍100张的胶卷;两年后推出1美元布朗尼相机,将摄影从专业领域带入普通家庭;1927年,柯达研发全球首款商用彩色胶片“柯达克罗姆”,主导影像市场,1930年占据全球摄影器材市场75%份额及90%利润。

柯达还是数码相机的发明者,其工程师史蒂夫·萨森1975年研制首台数码相机。尽管最早发明数码相机,但公司管理层因胶卷业务利润丰厚延缓转型,从而错失了市场先机。进入新世纪,传统胶卷需求锐减,柯达开始连年亏损,而索尼、佳能等日企已垄断数码市场。

2012年1月,柯达申请破产保护,股价从1999年峰值78美元暴跌至0.4美元,负债67.5亿美元。脱离破产保护后,柯达开始聚焦商业印刷、包装印刷和材料科学领域,逐渐谋求转型。